当前位置:首页 >> 内容详情内容详情

【历城区冬春文化惠民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线上公开课堂

发布时间:2021-02-05 发布者:admin

  为更好的传承发展非遗文化,在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,历城区文化馆特别推出线上面塑公开课堂。

  面塑,俗称面花、捏面人,是以麦粉、江米粉及其他黏米为原材料,调入多种色彩的颜料,通过揉捏、造型、上色等制作工艺,塑造出各类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,普遍用于各类节庆、民俗祭祀活动。济南面塑发源于菏泽地区,自清末传承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,现广泛分布在济南市区及周边县区,从业人数达数百人之众,面塑技艺在济南有了长足发展,“山东面塑源于菏泽而秀于济南”已成为业内共识,现为山东省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。

  济南面塑素材广泛,囊括了传统题材、人物时事等多种内容,蕴含着传统艺术在当代民众生活中的创新发展;造型兼具古朴豪放与婉约细腻双重特征,制作出的形象、衣饰、容貌逼真传神,具有极强的表现力,体现着面塑艺人的匠人匠心;用色丰富而不媚俗,色彩对比鲜明,极具工艺美术价值与收藏价值。目前,济南面塑通过非遗保护传承制度、成立专门协会、传承人社会化传承传播活动等多方努力,有效实现了面塑的现代化传承。 

  骆遂,现任济南市面塑协会会长(主席),中国民俗文化研究院面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。1981年2月生于山东邹城,1988年定居济南,2000年毕业于山东旅游学校烹饪专业,随后一直在酒店从事酒店雕刻美工工作。2006年接触学习面塑,为更好的学习传承面塑2007年创办“泉城面塑艺术传承中心”。10余年的刻苦专研和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面塑风格。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雕刻和泥塑的元素,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和创新,使作品更具收藏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,其作品在多次比赛中荣获优异成绩,部分作品被山东艺术学院、济南群众艺术馆等部门收藏。

 

Powered by 版权所有济南历城区文化馆 网站ICP备案号:鲁ICP备15029053号-1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办事处北临世纪大道东段 电话:0531-88901475 邮箱:jnslcqwhg@163.com
技术支持:山东安布雷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