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历城民间故事】皮匠招亲
发布时间:2021-07-21 发布者:admin
以前,有一个穷秀才进京去赶考,在道口得了个病,就住了店咧。吃了两服药,好点啦。好点就得走啊,雇车又雇不起,就和店里人商量,帮他找个花钱少的脚夫。
店里掌柜的说:“我给你找个人儿,就在店门儿口。”
他住的那里,有一个缝破鞋的,姓张。他就叫:“老张!我这店里住着一个学生,他身体不大好,你送他去。回来呢,我给你两个钱儿。”
缝破鞋的这个人也挺好:“钱不钱的吧,我这里也没有活。”他就把学生的行李背上,两个人就走咧。缝破鞋的老张很好学,见了识文解字的,愿意跟他拉嘎。
走着走着,看见一个富户人家,他家里有个楼,并不孬。但富户嫌那楼样式不大好,要拆了它,再盖个好样子的。
这个学生看了呢,有点可惜,说:“挺好的个楼,你拆了它干么?”回头一看呢,道那边儿有几间破房子,住着一个老头、一个老妈妈,房子很破,也没钱修修。这个学生就说:“你看这个有钱的,楼他都拆了;没有钱的屋漏了也修不起。咳!高楼下拆啊。”
缝破鞋的老张一听:转文咧,“高楼下拆”。记在心里了。
这么往前走,走着走着,那里有一个人耕地。耕地净坟坷垃子,这个人围着坟转来转去,拐拉着都耕着了。
学生自家念叨:“你看这个地,这么难种,种得这么好,真乃‘转犁而耕’啊。”
老张一听:“转犁而耕”,好!又学了来咧。
就再往前走,走着走着碰见一块菜地,有个兔子在那里吃菜。兔子看见来了人害怕,跑啦。
学生笑了:“放着菜而不吃,何而跑乎?”
老张一听,又学会咧。
就再往前走,走着走着,前边一个大镇子。镇子里有一家子人挺有钱,门前贴着一张告示,写的是:门前一棵槐。
学生一看:“这是啥意思唵?”
一问,跟前那些人就说了:“这家员外做官儿,很有钱。他家里有一个小姐,长得跟仙女一样。算了一卦,说是得对对子招亲。谁对上了,小姐就跟他。”
秀才一听,说缝破鞋的:“你送了我一阵子,我也没有钱给你,我给你对上,你找个媳妇去。”
皮匠说:“行吗?”
“准行。”秀才写上,给了他;把旧襕衫给了一件叫他穿上,也像个读书人。
门口里一看来了个人,说是:“什么事啊?”
老张说:“我写了一副对子,你看看行吧?”
门口里的看了:“对得行!”就请进来。进来一看,他年纪儿不大,二十来岁,穿的挺是那个样,就摆上酒席啦,请来了小姐她姑父跟姨父来陪他。
她姑父那么大年纪了,是个进士;她姨父是个举人。喝了畔子酒以后,举人沉不住气,看着他不像个文人,就问他:“在家读什么书唵?”
鞋匠啥书也没读过,想起在道上跟秀才学的那句话,就说:“高楼下拆。”
举人一听,吃了一惊:哎呀!咱连上册①都没见过。嗯!学问准不浅。就不敢再问了。
老进士接着问:“还读过什么书啊?”
“转犁而耕。”
进士一听,吓了一跳:四书五经我都读过,还没听说过什么“转犁而经”②。
进士年纪大了,心眼多啊,心话:咱是个进士,人家读书,咱没读过,笑话。怕鞋匠再问他,答不上来,站起来想走。举人一看,也想站起来走。在这个时候,皮匠老张又来了一句:“放着菜而不吃,何而跑乎?”他俩一听,还不让走咧,就不敢走啦,坐着那里,光喝酒不敢问了。
当天,就拜堂成亲,入了洞房。早晨起来,皮匠穿上衣裳,洗罢了脸。他看着橱子顶上有一双鞋,前边一个小窟窿,后边破得边儿棱薄啦。这个还不好办吗?前包边儿,后打跟儿,一霎拾掇好咧。
老员外叫他上前边儿喝水去,一看见他在这里拾掇鞋来:“哎呀!我这女婿真是多才啊,还会拾掇鞋呢。”
① 方言中“拆”与“册”同音,举人把“高楼下拆”听成了“高楼下册”。
② 方言中“耕”读作“经”音。
讲述人:陈玉遂,男,汉族,71岁,农民,高小,彩石乡大龙堂村
整理人:关涛,男,汉族,53岁,文化局干部,高中,北京
采录时间:1987年4月
采录地点:彩石乡大龙堂村
Powered by 版权所有济南历城区文化馆 网站ICP备案号:鲁ICP备15029053号-1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办事处北临世纪大道东段 电话:0531-88901475 邮箱:jnslcqwhg@163.com 技术支持:山东安布雷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