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】鲁绣
发布时间:2021-08-16 发布者:admin
七夕节,又称七巧节、七姐节、女儿节、乞巧节等,由于蕴含浪漫的感情色彩,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中国传统节日。2006年5月20日,七夕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在此基础上,国家进一步挖掘与弘扬七夕节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成分,各地纷纷组织庆祝与联谊活动。民俗文化、爱情追求、创新热情与民族自豪,构成了七夕节的物质外壳与精神内核,使节日活态传承、健康发展。
在山东甄城、曹县等地的姑娘们七人一组,将针、铜钱与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,吃到钱的人有福,吃到针的人手巧,吃到红枣就会早婚,早生贵子。在全国范围内,七夕曾以乞巧最为流行。乞巧又名斗巧,姑娘们比赛穿针引线、蒸巧馍馍、烙巧果子、生巧芽,以及做面塑、剪纸、彩绣等形式的手工。乞巧、山歌、春倌、羊皮扇鼓舞、耍社火等乡土民俗文化活动,活态传承至今,堪称七夕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这些民俗,体现了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。继承与弘扬七夕节庆文化,不仅是年轻一代的兴趣与使命,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式。
值此七夕节来临之际,历城区文化馆特推出七夕鲁绣线上非遗项目展示,祝大家在传统文化的赏析中度过一个快乐且有意义的七夕!
鲁绣是一门历史悠久、流传广泛的传统手工艺,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。鲁绣所用底料有棉布、麻布和绸、缎、绢、纱、罗等丝织品为底料,固定在绣绷或绣架上,用棉线或蚕丝线在底料上绣制。鲁绣中的发绣则用人的头发单独施绣或与丝线联合施绣,多用来绣制中国书画类作品,将鲁绣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。
鲁绣常见针法有平针、滚针、齐针、晕针、长短针、打籽针等,辅以“留水路”、镶金边等技法,灵活多变,绣面平顺整洁,作品层次分明。传统鲁绣花纹大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,如花鸟鱼虫、福禄寿喜纹样以及传统戏曲、民间传说中的人物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完成一幅作品,要经过裁剪底布、配线、勾样、上绷、刺绣以及装裱等流程。从用途看,鲁绣可分日用品和艺术品两类。前者多为衣裳鞋帽、床单、被罩、门帘、荷包、挎包等,侧重日常实用性和美观性;后者则以名家书画作品为蓝本绣制,如《鹊华秋色图》、《盛世八骏图》、《泼墨仙人图》等,更注重艺术性和审美价值。鲁绣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,有浓郁的地方特色,体现了齐鲁人民的审美情绪和精神风貌,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鲁绣作为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,也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,属中国“八大名绣”之一。汉代王充《论衡》中记载 “齐郡世刺绣,恒女无不能”,作为旧时代“女红”之一,鲁绣在民间的流行应用非常广泛,并辐射到河南、河北等地区,城乡各处不乏鲁绣高手。历城区港沟街道田庄村的刘振兰,出生在一个刺绣之家,鲁绣手艺从祖母传至姑姑刘秀芝又传给她,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让这门古老技艺焕发出了新的光彩。刘振兰在家庭熏陶下,学习鲁绣40多年,掌握了传统鲁绣的基本技能,又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鲁绣中的发绣技艺。发绣用人的头发单独施绣或与丝线联合施绣,多用来绣制中国书画类作品。刘振兰的发绣作品把鲁绣从衣服鞋帽等日用品拓展到了艺术领域,开创了鲁绣的新局面。她的作品线条流畅、层次丰富,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效果尤其细腻逼真,作品《摩天振羽》、《泼墨仙人图》、《白石老人和虾》、《鹊华秋色图》、《番女掣厖图》等达到了“绣品如画”的传神境界,得到业界的高度评价,近年来获得国家级、省级等各项大奖20多项。
多年来,刘振兰为提升鲁绣技艺水平,不断钻研,多方取经,走上了职业刺绣之路。她摸索学习了鲁绣中最具特色的发绣技艺,并将以求精将其发扬光大,创造出了一幅幅艺术珍品,成为当代鲁绣大师。
Powered by 版权所有济南历城区文化馆 网站ICP备案号:鲁ICP备15029053号-1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办事处北临世纪大道东段 电话:0531-88901475 邮箱:jnslcqwhg@163.com 技术支持:山东安布雷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