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内容详情内容详情

【历城民间故事】——报恩

发布时间:2018-12-14 发布者:admin

报恩

        过去常吃码头饭的,一来客商,船没靠岸就知道船上什么货,客主爱吃还是爱嫖。一靠岸就把客接了去,爱吃的领着你吃,爱嫖的领着你嫖。船上的货你甭管,完了给你结账。常跑买卖的他都说我多少货、卸了装什么、待多少天、欠多少款;心里没数的尽着别人拨弄,那就不好说了。

       这个人在家里求亲告友,东拼西凑地弄了本儿,贩了船鲜货上了南了。打的谱挺好:卸了船贩回点南货。船一靠岸让人接了去了。乍到这繁华地处,他觉着什么都好,吃喝玩乐真也算开了眼界了。

        玩了几天,忽地想起他那货来了。一问行市,正赶上不好,干脆等等再说吧。又玩了七八天,行市更差了,没办法就得再等。越等行市越不行,他沉不住气了,等来等去快一个月了,那货不烂吗?再等就成了泥了!只好贵贱地向外推。推出去一结账,毁咧!再装货?甭想!才刚够这个月吃喝玩乐的钱哩!耷拉了眼角子了。一没了钱,店里也撵出来了,帮吃帮喝的也没有了。

       怎么办?回家是回不去了。真要着饭回去,也没脸见那亲朋故友、妻儿老小!他想开了不好咧,把腰里仅有的几个钱,打了点酒,买了点菜,找了个松树林子,看看四下无人,满上酒,摆上菜,眼泪就淌下来了:想想爹,想想妈,想想妻子儿女,越想越无路可走!趴下冲着家磕了仨头,赶着说:“俺爹!俺妈!你那儿是回不去咧,你就别指着我咧。”眼泪哗哗地淌,哭一会儿,想一会儿,最后解下带子往树上一搭,挽了个扣。

        刚想伸头,就听见“呔咳”一声,吓了一跳,四下里望望,没人;再想伸头,“呔咳!”又一声,再看,还是没人。心里话:人都怕死,是耳朵听邪了?干脆眯上眼伸头就算了。

        抓住套刚想挂,“呔咳!”来了个人,手里托着画眉笼子,辫子盘到幺二杠上,胳肢窝底下扣子一大拤巴①,来到跟前说:“你这个人真不知道好歹,再一再二不能再三!我和你什么仇恨,你跑到我这林子里上吊?”

        他一看这个人的来头,赶紧跪下说:“老爷你别生气,我这就走。”扯下带子想走。

        “回来!你为什么上吊?”

        “我、我是走投无路!”

       “胡说!天底下这么些阳关大道,怎么没路呢?”

       “老爷,是这样的……”他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。

       这个人哈哈大笑,说:“这点小事值当的么?你这个命也太不值钱了。”

       “我没有办法,才……”

        “唉!我给你想个办法,你想装什么货?”

        “还装货?我连家都回不去。”

        “好说。你要装么,我给你把船装好。早点回去就是。”

       “恩人你……”这就想磕头。

        这个人拉住说:“别慌别慌!办完再说。”

       隔了两天给他办了满满的一船绸缎,看好日子,明天起船。他得和人家辞行,找到这个人跪下说:“恩人!你的大恩大德我怎么报答?”

        这人说:“以后有用你的时候。”

        “用我?”

        临上船这个人说:“你记住某年某月那一天,我找你去,去了也别弄酒弄菜,你准备好笔墨砚瓦,光咱俩见面。见面以后,你堵着门口摆张桌子,在那里写字,不管刮多么大风、下多么大雨,你别害怕。就是那雷那闪打到头顶上,也千万别拽你手里那管笔。等过了午时三刻,咱再说话。”

        他说:“好吧。”两人分了手咧。

        到了约的这天,这个人真来了,没说上几句话,他就弄了张桌子堵到门口,在那里写字。刚拿起笔来,一块黑云彩遮煞天,连风加雨,雷闪火闪地下开了,屋门前头,“唰”一道“唰”一道的,他也不敢看。那雷那闪就像在头顶上似的,吓得他光打哆嗦。震得耳朵就聋了,他也不敢拽那支笔——人都是个信用啊,当初人家朋友嘱咐得清楚。他光拿着个笔写,刚想蘸蘸墨,“哐!哐!”一个霹雳,差点把笔震掉,吓得他紧紧地攥住。

        一会儿雨停了,天也晴了。撤了桌子,他俩拉呱说:“刚才那阵真厉害!”

       “要是掉了笔,咱兄弟俩就见不着了。”

        “你是怎么知道的?”

       这人笑了,说:“下雨我都知道,掉笔还不知道吗?”

        “大哥,你到底姓啥?”

        “你猜吧。”

        “天底下这么些姓,我照哪里猜?”

        “你照山上猜。”

        “你姓树?”

        “不!”

        “你姓石?”

        “也不姓石,你往会跑会跳的上面猜。”

        “你姓羊?”

        “不对。”

       “姓鹿?姓兔?姓……”

       猜了半天,都不对。这人说:“就还一样你没猜。”

       他琢磨了半天,说:“你姓狐?”

        “哇!哇!哇!……”没人了。

       弄了半天还是个貔大狐子②哩!它算准了今天有难,找了个福人护它。刚才那是天上拿它,它变了个小虫,钻到他那笔头里,只要躲过了午时三刻就没事了。他救了它一命,它救了他一命。

 

① 辫子盘到幺二杠上,胳肢窝底下扣子一大拤巴:辫子在脑袋一侧歪盘,大襟衣服不好好系扣子,形容装扮不合常规,带有地痞无赖作风。

② 貔大狐子:狐狸。

讲述人:封万林,男,汉族,农民,姚家镇窑头村,已故

整理人:封玉斗,男,汉族,49岁,洪楼文化馆干部,中专,姚家镇窑头村

Powered by 版权所有济南历城区文化馆 网站ICP备案号:鲁ICP备15029053号-1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办事处北临世纪大道东段 电话:0531-88901475 邮箱:jnslcqwhg@163.com
技术支持:山东安布雷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