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内容详情内容详情

【历城民间故事】——不许反嘴

发布时间:2018-12-21 发布者:admin

 有个伙计,在一家扛活。掌柜的说:“你在我这里当伙计,不能反嘴,你要是反嘴就少拿两吊钱,要是不反嘴,就涨两吊。”

        干了一年,该拿十吊工钱。腊月里了,掌柜的心话:给你十吊钱我太亏了,不如叫你空着手走啊。就说:“伙计,你见天去打水,井离家这么远,你把它背家来,打水不就近了吗?”

        小伙计说:“井能背吗?”

       掌柜的说:“反嘴了,少拿两吊!”这就去了两吊。

        财主还觉得亏啊,又说:“伙计,你沤沤那块锅腰子地去,沤直立了,年年耕地不省劲儿嘛。”

        “地咋沤啊?沤不动。”

        “又反嘴了,少拿两吊!”又去了两吊,还剩六吊。

       六吊钱也亏啊,掌柜的就弄了一些同样大小的坛子放在院子里,说:“你把这些坛子套起来。”

        “这些坛子一般大,能套起来了吗?”

        “套不起来,少拿两吊钱!”还剩四吊咧。

       这天,掌柜的把屋里泼上些水,就说:“伙计,你把屋当面①搬出去晒晒。”

        伙计说:“这没法晒啊!”

        “反嘴?少拿两吊钱。”还有两吊啊。

        掌柜的说:“你套上牛耕耕那块墙头去吧。”

        “墙头咋上去耕啊?”

        “少拿两吊钱!”扣没了。

        干了一年白搭了,伙计就哭着家去了。他哥哥问他:“挣了几吊钱呀?咱好买点儿东西过年。”

         “甭提了,一个也没混着。”

        “咋就没混着呢?”

        “挣了十吊,人家扣没咧!”

        前前后后说了说,他哥哥说:“你太胡闹了,这可咋治啊。”

        到了年下,大年五更里喝糊涂②,年下不如不年下,指望这十吊钱买麦子,吃顿包子来,捞不着吃咧。没法,到了亲戚家借了点儿粮食,糊糊弄弄过了个年。过了年,他哥哥说:“我去。”就去咧。

       说着又到了腊月里,掌柜的心话:去年那个白干了一年,今年你也得白干。就叫他哥哥背那眼井来。

他哥哥答得挺痛快:“行,咱俩抬去吧。”找了根杠子,说:“你在这头,我在那头。”

        “这个咋抬啊?”

        “反嘴?涨两吊!”

       掌柜的心里话:别高兴得早了,我还有法治你!“伙计,沤沤那块锅腰子地去。”

       “行!你往地里背柴火,多咱烤软和了,我就沤。”

        “咳!地能烤软和了?”

        “不烤?涨两吊!”

        没打着兔子掉了布袋,掌柜的寻思:这小子刁,得想个好法儿。见院子里一摊狗尿,就说:“那些狗尿,你拾拾吃了去!”

        “行!掌柜的,你先拾到锅里馏馏吧。”

        掌柜的能馏吗?又输了两吊。

        这天,掌柜的说:“你去耕耕那块墙头地去,好种点儿啥。”

        “行,我套上牛,你牵耜③。”

        “咋牵耜啊?”

        “反嘴?涨两吊!”掌柜的又吃了个亏。

倒了大霉啦,掌柜的不死心啊,过了两天说:“伙计,你晒晒这个屋当面。”

        “行!”爬到屋顶上就扒开屋了。

掌柜的急了:“你咋扒屋呢?”

        “不扒屋,晒不干。”

        “别扒咧,给你两吊吧!”又涨了两吊。

这个掌柜的没法了,乖乖地让他哥哥拿走了二十吊钱。

 

① 当面:屋里的地面。

② 糊涂:稀粥。

③ 耜:一种耕田翻土用的农具。

讲述人:吕素孝,男,汉族,67岁,农民,高小,彩石乡韩家峪村

整理人:李宗斌,男,汉族,31岁,第一文化馆干部,中专,孙村镇山庄村

邹连琪,男,汉族,39岁,文化站站长,初中,彩石乡大龙堂村

采录时间:1987年6月

采录地点:彩石乡韩家峪村

Powered by 版权所有济南历城区文化馆 网站ICP备案号:鲁ICP备15029053号-1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办事处北临世纪大道东段 电话:0531-88901475 邮箱:jnslcqwhg@163.com
技术支持:山东安布雷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